前言
手机越用越同质化的这些年,镜头模组已经成为了各厂家做差异化的主战场。系统层面,安卓越来越像苹果,苹果越来越像安卓,只有通过后背的摄像头阵列才能快速分辨品牌。
↓ 图 1:你能分清哪个是苹果哪个是安卓吗?
回到问题,出于拍照目的购入一台iPhone,值得吗?希望这篇文章会帮你找到答案。
|
每个牌子的手机拍出的照片都能看出各自的特点,iPhone摄影的特点是什么呢?各家手机的特点又是啥?iPhone 的优势又在何处?以及要不要买iPhone,买哪款?这些问题我都将尝试解答。
本篇文章带有偏见和刻板影响。不保证完全客观以保证给到建议。
摄像头硬件横评
评价一部手机的摄像头好坏从硬件上无非分为像素、光圈、CMOS几块,还有现在普遍存在的功能化,比如超广角、长焦、微距等。想要更深入了解手机摄像头技术,需要了解这些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本节将介绍一些关键术语,包括CMOS、光圈、像素等,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手机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CMOS
CMOS图像传感器是捕捉光线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图像的关键组件。通常来说,CMOS尺寸越大,能够捕捉更多光线,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
根据第一性原理,不管吹的多天花乱坠的配置和各种功能的多少个摄像头,最终决定拍照质量基准的还得是主摄像头,故此节只考虑手机主摄。
参考信息:iPhone 12/iPhone 12 Pro
的主摄像头CMOS尺寸为1/2.55英寸
(即对角线长度1/2.55英寸≈ 4.39mm)。常见单反相机CMOS尺寸为全画幅(36mm x 24mm
)、APS-C(约22mm x 15mm
)和微单四三(17.3mm x 13mm
),二者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手机拍照完全无法碰瓷单反)。
注:“1/XX英寸”指代的是CMOS传感器对角线的长度;
更直观的对比:
↓ 图 2
虽然手机和相机没法比,但同是手机亦有差距,单论CMOS来说,大就是好,越大越好。
那么iPhone摄像头的CMOS尺寸处于行业什么水平呢?iPhone 15 PM
和iPhone 14 PM
主摄采用的都是索尼IMX803
传感器,尺寸为1/1.28英寸,标准的旗舰堆料。
作为对比,华为Mate 60 Pro
主摄型号为IMX766,CMOS为1/1.56英寸;三星Galaxy S24 Ultra
采用自研CMOS,1/1.3英寸CMOS加上自研的深度适配使其在硬件性能上应该是没有对手(拍演唱会专用?)。此外还有诸如OPPO FIND X6 PRO、VIVO X100 Pro
和小米 13 Utra
等旗舰采用了新一代真~1英寸CMOS IMX989,但是无一例外机身都非常厚,摄像头还突出一大块,属于是牺牲外观换性能,真不好看。
↓ 图 3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小米发布了14 Utra
,使用第二代1英寸CMOS LYT900,属于是大力出奇迹,不过由此带来的弊端是手机像块砖,真不好看。
↓ 图 4:左:Xiaomi 13 Utra; 右:Xiaomi 14 Utra
小结
近几年手机硬件除了摄像头还能卷,其他差不多都到头了,很多手机厂家为了差异化纷纷都在卷摄像头,导致手机越来越厚越来越沉,苹果也不例外。不过苹果还不至于太极端,在摄像头性能和机身厚度之间还有一定平衡,另外一些兼顾机身和摄像头性能的旗舰手机我觉得还有三星Galaxy S24系列和VIVO S18系列。
↓ 图 5
像素
像素 (Pixel) 是图像的最小单位,通俗来讲就是描述数字图像中点的数量。手机摄像头的像素数量通常以百万像素(MP)为单位表示,例如800万像素、1200万像素等。
像素数量决定了图像的分辨率,即图像中可以显示的细节和清晰度上限。但是,并不是说像素越高照片质量越好,像素越高只能说明拍的照片占内存更多,最终图像质量还得看本文说的这些参数以及图像处理算法。
↓ 图 6:300PPI和30PPI (Pixels Per Inch)对比
光圈
光圈大小代表了镜头进光量,光圈越大,手机摄像头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越好,能够捕捉更多的光线,减少噪点。简而言之,光圈的作用就像我们的瞳孔一样。它是相机镜头的开口,控制通过镜头到达相机传感器的光量。
光圈值基本使用f/xx表示,xx越大,光圈越小;反之则xx越小,光圈越大。光圈大小还影响着景深的控制,较大的光圈可以实现背景虚化效果,使主体更突出。
↓ 图 7
焦距
焦距是指摄像头镜头到焦点(成像平面)的距离。焦距通常用毫米(mm)表示。短焦意味着镜头能够拍摄更广角的景象,例如风景或者大场景;而长焦则能够捕捉更远距离的细节,例如拍摄远处的物体或者人像肖像。
现在的手机都采用多摄像头设计,其中包含一个长焦镜头,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或者混合变焦,可实现远距离拍摄。
↓ 图 8:焦距与视角的关系
下面做一个表总结2023年各品牌旗舰手机的以上几个参数。
OPPO FIND X6 PRO、VIVO X100 Pro、HUAWEI Mate 6太厚,荣耀Magic 6太丑,小米 14太烫,不在考虑范围。
↓ 图 9
照片风格简析
一款手机拍出的照片不仅受硬件影响,自家品牌的算法调教也是决定照片风格的关键因素。一些厂商为了做出差异化甚至还与传统单反相机品牌合作推出特定风格联名,比如vivo联名蔡司,华为联名徕卡,一加联名哈苏等。
本节将挑选几个品牌的手机进行照片风格简要分析,由于我平时也不是很关心这个,故此节较多参考网络资料哦。
我个人没有研究过摄影相关知识,所以各种参数设置也不太懂,这里不考虑各种滤镜处理,仅看原相机直出。
挑选依据是我推测你买手机时可能会考虑的款型,推测依据是没有依据。
iPhone 系列
iPhone拍照的一大特点是自带HDR处理,就是照片里光线明亮的地方拍出来后会更加明亮。
还有就是比较丝滑的背景虚化,在拍人像的时候很有用,清晰的人像和虚化的背景把人衬托的很好看,而且拍完以后还可以后期调整焦点以切换聚焦的目标,我感觉这个功能可能是以拍照为动机选择iPhone的一大理由。
↓ 图 10:原相机+背景虚化,图片来自钟文泽
↓ 图 11
iPhone拍的照片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照片是iPhone拍摄的,下图中我觉得最能体现iPhone拍人像特点的就是14Pro拍出的照片,给人的感觉就像自带面部补光和比较刻意的柔光处理,明亮的地方非常明亮。、
找了很久找到一个几代iPhone原相机人像对比,见下图。
↓ 图 12:前置镜头对比,图片来自B站UP主嘻嘻夏果福
↓ 图 13:后置镜头对比(此处文字应为后置,系后期失误)
还有,苹果最被吐槽的是夜景拍摄在有明亮光源的时候会出现奇怪的“鬼影”,我猜可能是潜望式镜头导致的反射光。
↓ 图 14:翻相册找到一张拍月食的照片,可以看到天空中的就是路灯折射的鬼影。
↓ 图 15:还有西湖晚上拍的,更是夸张
不过据说这个问题在新的手机和系统上以及改善很多了,并且原来出现频率也比较低,所以不算什么大问题。
另外,iPhone拍摄视频也比较强吧,视频防抖处理第一名,高倍率情况下也不会让镜头显得很晃,还可以实现周星驰电影里那种丝滑切换聚焦目标。
下面调研一下三家手机联名相机厂商,看看三家各自的照片特色。
vivo x 蔡司
老是说我看来半天vivo联名蔡司拍出来的照片并不感觉很有特点,比较明显的是可以把背景的光源虚化,造成一种梦幻的感觉。
也就是说逆光情况下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其他情况下我感觉特色很不突出,但对比小米x徕卡和一加x哈苏来说最写实是真的。
↓ 图16: 更多效果点击这里
↓ 图 17
小米 x 徕卡
小米都不想聊了,镜头实在是太太太凸出了,二百二十几克的重量也很压手,我想你应该是不会考虑的,看几个照片吧。给我的感觉就和iPhone类似,明亮的部分会很明亮,显得很生动。
不过在拍比较暗的场景时就不一样了,iPhong默认会把任何暗的场景变亮,晚上拍出来都和白天一样,小米徕卡这个拍出来就很有感觉了,根据参考资料,拍出来会比肉眼看着更暗,看着也更有感觉。
↓ 图 18:左:肉眼效果,右:徕卡经典
说到这我又好奇一款徕卡相机多少钱?
…
↓ 图 19
B站有一个vivo和小米的联名款拍照对比,点击这里直达。
一加 x 哈苏
这个联名提供了一个拍照专业模式,可以手动对焦、调整快门时间和ISO,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或者星空时就会很好用。
↓ 图 20
老实说这个我也看不出和普通拍照有何不同之处,更详细的解析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还有一加哈苏和iPhone 14的拍照对比视频,很明显右边比左边好很多。
要不要买iPhone
本节将从摄影方面出发,拓展分析其他硬件性能以回答要不要买iPhone的问题。
单凭拍照强足以成为选择苹果的理由吗,我感觉有点支撑不住。你要说苹果拍照强不强,那肯定强,这些天看了那么多测评视频,我感觉除了硬件堆料,苹果在软件配套诸如防抖、空间音频、电影效果这些方面都是最强一档的。
但是摄影是现在手机的主要内卷方向,市面上的手机拍照功能都不弱的,而且绝大部分包括苹果用的都是索尼的光学传感器(CMOS,IMX系列和LYT系列),直接拍出来的照片我感觉区别有限,真正产生区别的还得是个人审美和后期处理(PS)。
所以说,我觉得单要想拍照买台iPhone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那么,除了拍照之外苹果别的方面怎么样呢?我为什么比较倾向苹果呢?接下来我将从我的角度阐述我的了解。
- 首先从我比较熟悉的操作系统方面谈起。iOS是闭源的,只有苹果一个公司开发 使用,带来的好处是不用考虑各种各样的机型兼容性,只需要与苹果手机保持高度适配,也就是说包括CPU、内存等方面iOS都针对自家硬件做了最大化的优化,这也是为什么iPhone能用比较久的原因。
- 闭源的操作系统和严格的权限管理使得苹果在系统层面屏蔽了各种流氓应用程序的流氓操作(窃取用户隐私、植入后门等,摇一摇跳转还是有)。iOS中应用程序只能从应用商店下载,导致很多破解软件无法使用,但在应用商店中切换香港或者美国的苹果账号就能下载对应地区的应用程序,比如Youtube、Twitter、Instagram,相应地,使用这些软件需要的国区没有的科学上网工具也能下载到。
- 使用体验方面,苹果手机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流畅,我2017年买的iPhone 7P在换了电池后至今还能丝滑使用。系统UI、动画等也很灵动,不过现在大多数手机都能做到这一点。
- 数据安全方面,这也是我不太像考虑国产手机的一个主要考量,众所周知,这几年大力推广安装的“反诈APP”会获取极高的系统权限,以反诈骗为理由将用户信息上传分析,我觉得仅仅因为反诈而使用这么多隐私数据是不合理的,谁也无法保证反诈中心仅将数据用于反诈,几年前“赋码”事件还历历在目。事实上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国产手机厂商已经被要求在系统内部设置“反诈api”以绕过用户直接获取使用数据,学院此前也接到过相关课题。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想起什么再补充。上面的文字都是一家之见,换不换手机其实还是看个人意愿,你要想说安卓用久了想换换口味也完全没有问题,谁也没有资格左右自己的想法。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哪天有钱像换手机了我主要会考虑的品牌有苹果和三星(香港版)。说到这个其实我最近几个月挺感兴趣三星Galaxy S24 Plus。
先不谈轮廓有点像苹果,全球范围内三星一直是除了苹果外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外观好看三星的系统也没有那么臃肿,而且重要的是价格跌的很快,现在还是太贵了(¥6999起)。。。我认真考虑过下一台手机换这款。
↓ 图 21:Galaxy S24 Plus
如何合理购买iPhone
上面是换不换的问题,本节将横向比较iPhone各个机型、iPhone 的各种购买渠道帮助你尽量以最优的性价比拿下手机(如果你真的想买的话)。
国内买iPhone的渠道无非就淘宝、京东、PDD、官网、线下门店几种,而主要的折扣时间都集中在618和双11两个时间段(不考虑某些限量大折扣,和中彩票差不多)。
对于机型,主要考虑的就是买新款 or 去年款
和普通版 or Pro版
的问题。
购买时间
首先分析购买时间,通过分析iPhone13和iPhone14的价格变化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力度比较大的折扣都集中在618和双11两个时间段,同时由于苹果通常9月份发布当年新机,618还是新机的款式在双十一就变为了老款机,故同一款机型双十一的降价幅度相比618更大。
但是,现在是二月底,距离双十一还有整整8个月时间,本着早买早享受的原则,几百块钱换8个月还是划得来的,所以得出结论:不论是买去年9月发布的iPhone15系列还是前年发布的iPhone14系列都推荐618下手。
↓ 图 22:京东iPhone14
↓ 图 23:京东iPhone12
↓ 图 24:天猫iPhone14
↓ 图 25:天猫iPhone13
购买渠道
官方渠道
苹果的官方购买渠道有苹果官网和苹果线下直营店(昆明的位于五华区东风西路 11 号
顺城购物中心)两种,二者价格一致都是官方发售价格,并且常年无折扣,优势是保证全新正品,有14天无理由退换
↓ 图 26
电商官方专卖店(天猫&京东)
这种属于是电商官方和苹果签订代理合同,价格会低于官方售价,618双十一也会有折扣,而且质量也值得信赖,不过碰上折扣力度比较大时可能会卖没货,需要及时出手。
↓ 图 27
拼多多百亿补贴
和淘宝京东不一样,拼多多没有平台级别的苹果专卖店,参加百亿补贴的都是拼多多认证的卖家,理论上来说可信度低于上面两个,踩雷几率大一点但通常也没有什么问题,购买需要认真验机,即便出问题有拼多多平台干涉也相对好解决。
百亿补贴的价格就更加低于淘宝和京东官方专卖店了,代价是保修等售后服务肯定就不如这两家。
↓ 图 28
其他代理商
还有就是淘宝和京东的普通代理商,在这些商家中,名字为“APPLExx专卖店”的都是取得官方授权的,质量通常都没什么问题,但价格也不会更有优势。
名字不带APPLE专卖店的就要当心,很容易出现退换货,里面套路可能也比较多,但是因为有淘宝和京东的干涉,维权过程可能曲折但通常也不会吃哑巴亏。不太建议买这种。
线下店
一些大型商场也有取得苹果授权的专卖店,质量有保证,价格无优势。普通线下店不建议去,万一出问题还不好维权,除非有认识的人,不然质量价格双劣势。
小结
一言以蔽之:618线上买,淘宝、京东拼多多综合比价,权衡价格和售后。
购买型号
一般来说iPhone都是买两代以内的产品,买两代以前的一手iPhone很没有性价比,一是因为好几千花出去还没享受到新技术 新功能,二是因为两代以前款型相比去年款型降价幅度有限。
因此,本节仅考虑iPhone14和iPhone15系列的一手机型,款式考虑普通数字版和Pro版,Pro Max不考虑。
首先第一个值得说明的现象是:iPhone15系列发售后,iPhone14 Pro卖断货甚至还小涨一波。因为15数字版 相对14Pro版提升有限,细节请看下图。
↓ 图 29:左为iPhone 14 Pro,右为iPhone 15
- 处理器:俩机子都是 A16
- 运行内存:俩机子都是 6GB
- 屏幕:iPhone 14 Pro 有 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
- 摄像:主摄都是4800W像素,但iPhone 14 Pro 在长焦(3X 光学变焦)有优势、微距拍照也有优势。
相近的价格和14Pro比15还优越的性能使得14Pro的价格相当坚挺,遇到比较大的购物节还有可能抢不到,目前14Pro在各大平台的价格普遍在【6400~7000】区间内,还有不少直接逆势上涨到8000割韭菜。如果618打折能到6000以下
可以考虑买这款。
而iPhone15目前价格在5000出头,如果iPhone14 Pro价格实在坚挺也可以考虑15.
至于15Pro就有点贵了,目前价格都在6800~7400左右,618可能会降几百块但应该也还是在6500左右,我不知道你的预算水平和购买意愿强度,但是冲一冲也不是不行,目前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价格就在6500,估计618也不会降太多。
极致性价比策略
本节探讨如何花更少的钱使用一台iPhone。
上一节的讨论说明:再怎么如何追求省钱省下来的钱也还是在1000以内浮动。而当我们考虑适当的时机将手机出二手,事情又变得不一样了。
此时我们考虑计算购入一台手机的日均使用成本,也就是使用期间平均每天为手机花多少钱:
以我手中的iPhone12为例,2021年618期间以5300左右购入,根据咸鱼行情数据显示近期回收价格在1700左右,那么由此可以计算出我的日均使用成本:
(惊奇的发现昨天是我使用这个手机1000天纪念日)
但是很明显近期我暂时不会考虑换手机,所以使用成本还在继续降低,假如我今年618准备卖了换新,考虑到二手价格进一步降低,则日均成本会在3.47
元左右。这是使用三年左右出二手的参考成本。
如果换成iPhone12Pro在618出二手,则日均成本是3.83
元。
可以看到二者差不到5毛钱,而Pro的购入价格比数字版贵了一千多块,侧面说明Pro版比数字版保值,所以如果有使用一段时间出二手卖掉的计划,买Pro版是更好的选择。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用几年卖最划算?
现在我们分别计算618购入的13Pro和14Pro在今年618期间卖掉的日均成本,由于618还没到,回收价格只能是预估,但最终结果应该差不了多少。
可以看到14Pro当之无愧理财产品,保值率直接秒杀13Pro. 顺带提一句,以iPhone15相对于14Pro相当有限的升级,保值率大概率会低于14Pro比较多。
15Pro实在太贵就不考虑了吧,故不作分析。
综上,给出建议:
iPhone 15或者iPhone 14 Pro. 如果不考虑卖掉回血想要一直用下去,那买哪款感觉都差不多看心情,毕竟长的都一样,性能也一样,一直用的话也不用考虑日均成本,用的越久性价比越高。
如果有卖出回血的计划,建议购入14Pro,或者咬咬牙直接上15Pro,然后在一年左右卖出,Pro系列的保值能力可以将日均成本控制在3.3~3.8之间,四舍五入省出一个AirPods。
分期付款
不推荐分期付款,我觉得买手机应该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选择,如果到了需要考虑分期付款的地步还不如不买。
二手iPhone
二手的话也可以考虑,建议在京东或者咸鱼官方买,有问题比较好退换。并且二手iPhone最优性价比选择是买来一直用到用不了为止,用的越久越实惠。
总结
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各品牌非拍照专精旗舰手机的拍照模组的硬件性能,对比了iPhone及主要几款相机联名手机的拍照风格。
回答了要不要买iPhone、如何合理购买iPhone的问题,给出基于个人经验和资料调研的建议。
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啥都是自己的自由,但是我经常会有上头的时候冲动消费,过后又十分后悔的情况,这篇文章成稿离问题的出现距离时间比较长(没想到会拖这么久),如果还没有作出最终决定,希望可以起到一点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图片来源
www.zhihu.com
www.bilibili.com
rank.kkj.cn
www.oneplus.com
www.meizu.com
realme.com
www.vivo.com.cn
mall.jd.com
mll.tmall.com
p.zwjhl.com
www.apple.com.cn
www.youtube.com